
无论你是中小型企业,或是Corporate,只要做企业就要学会借力使力,但借力的方式也有很多种,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以物业管理(Property Management)作为一个基础。
马来西亚的物业管理是很可怜的,profit margin 不止比市场上大部分的行业低很多,而且屋主常常看不到他们的价值,甚至不感激/感恩他们所在背后付出的一切。
物业管理小打小闹可以赚到一些钱,但是马来西亚目前的模式如果把物业管理企业化,很大部分都面对很大的经营问题,最核心的原因是因为利润太低。物业管理企业的入住率的控制是物业管理把房户做大时的一个死穴,想象50个单位的10%租不出+你一个人做、再想象一下800个单位的10%是租不出去的+你养着12个人的团队成本做后援支持各种工作,这个痛你感受到了吗?此外,物业管理企业的人事成本是非常高的,例如你得负担固定的维护团队、清理团队、客服团队等来为大量的租客服务并解决超繁琐的琐碎问题。
面对低利润的行业,到底该如何翻身甚至把利润拉高?
对于低利润行业来说,通常唯一的出路就是量,以量取胜。但我在这里做一个换位分享,我这里说的量,不是单指物的数量。简单来说把对”物”改成对”人”的服务,所以说你的企业成长空间在于一个换位思考、一个重新定位将变得无限大。
所以你明白了吗?物是死的,你的大宝藏是人!是社区!例如:传统的物业管理服务是出租、收租、水电维修、装修、清洁等,物业管理的营收通常都占整个业绩的85%左右,但是透过打造生态圈,你为社区提供了大量的价值,例如卖广告、买基金投资服务、酒店式清理服务、便利外送服务、安全、旅游等都是你可以给的增值服务。
自己发展服务虽然最可控,但这是最不理想的方法,永远别忘了你的定位,这会导致你的企业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变成重资产模式。我们有许多借力的方法可尝试,例如以平台的姿态与模式培养新创公司、扩大生态圈的最好的方法和模式就是孵化新创公司、拉拢伙伴或系统性联盟,一起推动扩大市场。只要能找到人们的需求,靠增加服务来创造获利。但是借力使力,企业扮演的角色就必须维持生态圈里的利益平衡、维持服务品质。